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辽宁魔兽李晓旭,一首反方向的钟

2023-05-11 14:49:40 来源:木七的窝

CBA总决赛第二场打完,数据统计上有一位球员抢下7个进攻篮板,上一位有此成就的还是二十年前的姚明。他不是身高超过220cm的余嘉豪,也不是18岁第一次踏上总决赛的“国产魔兽”,而是33岁垂垂老矣的李晓旭。

穿梭时间的画面的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反方向 开始移动

回到当初爱你的时空

停格内容 不忠

台球厅里,周杰伦的《反方向的钟》响起,这时光仿佛回到了2008年,我一杆撞进台面上的黑八,那声音又分明少了一点清脆悦耳。李晓旭的目光望向身旁,那个精灵一样来回穿梭的国手后卫,已然不是张三疯,也不是白巧克力。

2008年,中国男篮的黄金一代们踏着舒服的节奏走向北京,在五棵松奏出中国男篮最欢快的乐章,那一年的篮球似乎从一开始就孕育着光,充满希望,而在奥运会前第一次踏上总决赛的李晓旭也的确如此憧憬着山花烂漫。

后来,李晓旭也没有想到,他和辽宁的故事会那样曲折,要足足再等上十年才能捧起CBA冠军,要足足经历3次总决赛失败才能品尝成功的滋味。当然,他也想不到,他在总决赛单场抢下7个进攻篮板的时候自己已经33岁了。

李晓旭看了一眼浙江这群孩子,那是一支所有队员都是总决赛新人的球队,那是一支从上到下都充满朝气的球队,但也像极了2008年的他和辽宁,青春总是这样热血又鲁莽。镜头里的李晓旭飞向篮筐,从人群中轻舒猿臂,将球捅进篮筐,只留下浙江队员在迷茫。

得分后的李晓旭看不出一丝喜悦,而是焦急地呼唤队友赶紧回防,大声为队友打气。不知道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想起来这样一个镜头,看到那些总决赛菜鸟迷茫的神情,是否会想起当年的自己,然后笑着说一句,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虽然二哥家里有的是钱,但年轻人的学费该交的一分都不能少。

浙江在第二战迎回了缺阵已久的贾马尔-盖利,加强了外线防守和篮板争夺,尤其是比赛的前半段,这些压力悉数传导到了球队的四号位上,也就是李晓旭这个位置。他的篮板保护,他的接应都变得更加重要。

依靠不知疲倦的奔跑,浙江一度在首节领先辽宁,比赛在第二节出现了全场极为重要的第一个分水岭。站在这个节点遏制浙江的是当下辽宁最好的球员,一个攻传兼备的状态离谱的赵继伟,他投出了史蒂夫-纳什那样离谱的追身三分,用斯蒂芬-库里那样离谱的底角转身漂移出手命中远投,打碎了浙江的势头。

这个系列赛,盖利的缺阵让浙江失去了常规赛后卫线和锋线的攻防机制,而总决赛的对手不再是一直缺少稳定本土后场组织者的深圳,反而是拥有当前CBA发动进攻最好本土球员的辽宁,拥有当前最为顶级锋线战力的辽宁。此消彼长之下,浙江的攻守都很压抑,他们始终解决不了赵继伟和张镇麟这两个点。

顽强的浙江以雷霆万钧之气势,抓反击,拼防守,尼古拉斯-拉科塞维奇第三节末命中改变战局的三分,第四节拼命防守的浙江外线施压,冲击内线,这就是他们半决赛逆转深圳的方法,在辽宁身上一度也收到了效果。领先优势被蚕食,辽宁的进攻效率被拉低,反击没有浙江犀利,这就出现了比赛的第二个关键节点。

赵继伟的离谱攻击没有打碎浙江,张镇麟的切入和传导没有击溃浙江,凯尔-弗格无解的攻击也没能威慑住浙江,因为这支常规赛第一的球队,生命线其实是篮板,是反击。只要能够抢到篮板,加快节奏,推起反击,10分左右的分差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这是浙江的咽喉,而李晓旭成为了那个锁住浙江咽喉的男人。

33岁的李晓旭,年轻时候被称为“国产魔兽”,当年有一篇来自亚洲球探的文章,将他排在当时最有希望进军NBA的亚洲十大新星第一位,这和如今球迷眼中的李晓旭似乎完全不同。

时光除了带走了李晓旭的青春,还带走了他膝盖和跟腱上的一些东西,带走了他的运动能力。想当年,李晓旭也是能飞能蹦,运动能力炸裂,进攻篮板一绝的球员,能被叫做“魔兽”的球员可不简单。

如今的李晓旭,跳不动了,可意识还在,他的进攻篮板依旧是一绝,但不是靠跳得快蹦得高,而是靠提前到位,准确预判。浙江在这期间丢掉的两个最关键的篮板,一个是李晓旭在乱战中突然一点将球捅进篮筐,一个是余嘉豪篮下站住位置丢掉的进攻篮板。

老魔兽也还是魔兽,李晓旭的经验值得所有年轻内线们学习,这两个回合就是经验的体现。乱战中想要控制篮板几乎不太现实,而最经济实用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往天上捅,往篮板上捅,李晓旭在一群想要控制球的年轻人里轻舒猿臂,得到了最棒的结果。

至于余嘉豪那一球,这是一个15年前开始打总决赛的球员给第一次打总决赛的球员上的一课。李晓旭利用余嘉豪高大但移动慢的特点,他的卡位并不像其他球员一样死顶,而是若即若离,让余嘉豪吃不到对抗力量,始终控制不住重心。当篮板落下,李晓旭保持在余嘉豪身旁,余嘉豪伸手去摘,而李晓旭画一个小半圆,利用速度绕过余嘉豪的控制面积去捅。年轻人果然着了道,李晓旭几次得逞,用晃掉对手重心和敏捷性占优的方式抢下了篮板。

这简直是敏捷性对付身高差的最佳范本,也是老将李晓旭给年轻的余嘉豪上的生涯一课。浙江好不容易熬到决胜时刻,好不容易逐步拉低了辽宁的进攻效率,却不料被李晓旭搅了如意算盘。这几个回合如果不是李晓旭,浙江还能够通过反击或进攻篮板得分,分差可能被迅速抹平。

待到李晓旭在底角命中三分,比赛其实已经宣告终结,这是浙江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也是辽宁最期盼的方式。关于李晓旭的三分,这又是这个很有趣的故事。

在漫长的职业生涯里,李晓旭一直都是铁血中投王,三分线内一步是他的甜点位,三分往前一步是天堂,往后一步就是地狱。可是,到了职业生涯末段的这个时候,李晓旭突然修炼出了三分,这赛季他已经有过几次三分救主的表现。

本赛季常规赛,李晓旭场均出手多达3次三分,占他全部出手的比例接近60%,职业生涯新高。显然,李晓旭和同样受过大伤的易建联一样,调整进攻,将三分当做延长生涯的重要方式。35.1%的命中率和场均1.1颗三分,李晓旭生涯中也就算一般,但季后赛上涨到场均命中1.4记,这是李晓旭生涯从未有过的高度。

李晓旭的三分有点故事,他职业生涯有3个赛季场均出手三分3次以上,前面两次分别是08-09赛季和18-19赛季,这两年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前一年都打了总决赛。在总决赛上,李晓旭的三分显然是对手放空的一个点,被考验后的李晓旭都尝试能否将三分作为自己的新技能使用,但显然那两次他都失败了。

32岁这一年,李晓旭大伤回归,这一回他铁了心要改变打法。赛季第一场,返老还童一般的李晓旭送出了6分4抢断5盖帽,相当离谱,而在这之外,他出手了5次三分。赛季前三场,他一共出手了16次三分,每场都不少于5次,第五场打山西,他甚至出手了9次三分,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过,和山西那场球,辽宁输了。之后的李晓旭意识到,进攻转型,退一步到三分线外是正确的,但盲目浪射三分是不对的。李晓旭就此走上了正轨,他的三分有效而又克制,剩下的整个常规赛,他最多的三分出手是6次,而那两场,他都至少投进了3个以上,他出手5次以上的都至少命中了2颗。

简单点说,李晓旭对自己三分的态度是战略性武器,球队需要他会坚决出手,感觉好就再多加几次,而如果感觉不佳,他就会果断放弃外围出手。如此沉稳克制,真不是一般的年轻球员能够做到的。上一次看到有一个球员这样高效细致地掌控自己的三分出手,还得说是NBA在魔术打上了首发后卫的得了怪病的富尔兹。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辽宁2-0领先浙江,荣耀给了赵继伟,未来给了张镇麟,鲜花掌声都留了外援,李晓旭什么都不要,他只是踏踏实实地做着能让球队赢球所需的一切事情。如果辽宁最终夺冠,成为CBA历史上第四支完成连冠的球队,第三支拥有三座冠军的球队,把别的都分给其他人,就把传奇二字留给李晓旭吧。

去年总决赛最后时刻,李晓旭向杨鸣指导建议,在最后时刻将队内经历过上一次夺冠的五名老同志换上场,第一次作为主教练夺冠的杨鸣指导欣然应允,这五个人是韩德君、刘志轩、郭艾伦、赵继伟和李晓旭。杨鸣指导当时大概想得也很简单,除了致敬,更有一种为老同志送别的感觉,尤其是受过大伤的李晓旭,谁知道他还能够在场上打多久呢?

可一年过去,杨鸣指导今年恐怕是没办法再来一次致敬了,毕竟当他看向李晓旭时,那人哪里还有点老将老态龙钟的样子,分明像个18岁的小伙儿在飞奔。不知道总决赛后,杨鸣指导会不会跟李晓旭娇嗔地来上一句: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最近更新